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侨说
侨说70年 | 黄顺禧——桥梁设计师的“浪漫”人生
【 发布时间:2019-10-14 信息来源:北京市朝阳区归国华侨联合会 】【收藏此页】【打印【关闭】

 

人物名片

黄顺禧,印尼归侨,广东人,1960年回国,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是北京市第八届、九届政协委员。

1965年,黄顺禧从北京工业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桥梁设计和审核工作,曾先后参加主持、审核了西直门、建国门、东厢、西厢、三元、机场路等几十座立交桥的桥梁设计工作多项工程,获全国建设部、北京市优秀设计奖和国家金、银质奖,为首都的市政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多年来,她工作一贯积极努力,加班加点,无私奉献,带出一批又一批的业务骨干。尽管身患严重的糖尿病,每天都要打针,但她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敬业爱岗精神深受大家称赞。1996年,被北京市科干局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黄顺禧工作40多年来,为北京市的桥梁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她参与设计的多项工程获优秀设计和科技进步奖。本人曾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同时还多次被评为北京市统战系统归侨侨眷系统的先进个人和局级优秀党员、先进职工,并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

 

 

在黄顺禧为自己整理的人生相册中,最新的照片是今年社区春节联欢的照片。她穿着大红色的长裙,和十几位居民站在一起,表演合唱节目。同一题材的照片中,有模特队队员穿着旗袍的她,也有穿着粉色衣裳跳舞的她……这位年过的古稀的桥梁设计师从单位退休后,并不愿意闲下来。

尽管在40多年的工作中,她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绩。北京市的东直门、西直门、二环路等几十座立交桥都是她参与设计的,可以说为北京的桥梁设计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她对此不以为意。

她常常说:“我自己是一个一生都很顺利的人,总是有贵人帮助我。我只是做了我能做的,能为国家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我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年少梦回国 女儿盼自强

1960年,黄顺禧和父母及弟弟妹妹一起回到了祖国。当她们走下轮船的一刹,黄顺禧心中十分激动,因为回到祖国这个现实,她已经整整盼了3年。

黄顺禧的家庭在印尼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华人家庭,生活并不算富足。她在家中排行老二,大姐十几岁的时候就嫁人了。黄顺禧念初中时,就曾经有人上门提亲,母亲也总劝她早点成家。

这时的黄顺禧虽然年少,学习却十分刻苦。初中时由于离学校远,她每天上学要乘坐两个半小时的火车,每天4点半就要出门。她常常在摇摇晃晃的列车上完成作业,可她却觉得乐在其中。

听着母亲的话,看到大姐小学毕业没几年就嫁人了,她常常觉得伤心,“为什么女人不能和男人一样求学、工作,那么早就要嫁人呢?”

当时,黄顺禧的父亲订阅了宣传共产主义思想的《人民画报》。她从杂志中了解到,在中国,男女平等,女性可以开飞机,可以和男人一样工作。这让还没初中毕业的黄顺禧萌发了回国梦。在亲友的建议下,她决定在印尼读完高中再回国。

读高中的3年里,她一直与在国内的堂哥联系,了解祖国的情形。1960年3月,黄顺禧还差3个月高中毕业,由于印尼排华风波,一家人举家搬回国内。

 

 

 

“道路桥梁建设很浪漫”

绝大多数人很难把道路桥梁与“浪漫”联系到一块儿。而在黄顺禧眼里,学习道路桥梁建设是浪漫的,因为可以到处走一走,看一看。因此,她毫不犹豫地报考了这个在当时还非常冷门的北京工业大学道桥专业。

因为乐观的性格,黄顺禧在生活中面对困难也不以为苦。回国后的她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苦难时期给许多人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黄顺禧却没有在意这些。“每天就吃菜汤和窝窝头,还有白菜干,很单调,但我当时以为北方就吃这些呢!”

她把热情都倾注在学习和参加校园活动中,还参加了学校的文艺宣传队。在这一时期,黄顺禧收获了很多知己好友,许多人至今都还互相联系。她也因此认识了丈夫许铁成。

 

 

 

 

她的努力也获得了家人的认可。母亲也不再催促她嫁人了。

1965年,黄顺禧毕业,分配到北京市市政设计院,如愿成为了一名桥梁设计师。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作条件并不像现在这么发达,电脑也没有普及了。设计师们为了计算一个小问题,常常要花一两个小时。黄顺禧记得,在建设建国门立交桥时,她们13个成员整整在工地住了半年才完成工作。

 

 

 

患病后依然甘当“拼命三郎”

1980年,她被确诊为糖尿病。刚住院时,医生建议她每天打3针胰岛素,而且考虑到她的身体状况,医生劝她改行,因为像她这样的糖尿病患者不适合从事桥梁设计这份工作。可她说什么也不答应,“我在事业上刚刚起步,怎么能改行呢!”

在住院期间她通过学习了解到,除了定量用餐外,可根据化验尿糖的结果及活动量,来调整胰岛素用量。她就下决心出院了,并自行将胰岛素方案调整为一天1针。

在工作上,黄顺禧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有的人还叫她“傻禧子”。“其实就是说我什么事都不管不顾,一个心眼儿地把工作干到好为止。很多急活儿、难活儿、啃骨头的活儿,我都争着来做,很少过多地考虑个人利益。什么任务比较棘手,领导总会先想到我。我也劝诫自己的部下,工作上不要斤斤计较。”

刚得病那会儿,她使用的动物胰岛素必须在冰箱里存放,如果赶上出差、外勤,那就很麻烦了。有次正赶上单位组织去天津参观学习简支梁连续桥面的做法及其构造,因为要在当地住一宿,组织者为了照顾黄顺禧的病,没有安排她去。可她一听就急了,直接向领导提出,如果单位派的车坐位不够,我同意不去;但要是单位照顾我,我可不能接受。

无奈之下,领导还是让她去了。这是患糖尿病以来第一次外出,我带着冰壶,用来存放胰岛素,同时包里还装上饼干,防止发生低血糖。从此以后再没有人提照顾我了,干什么工作我都和大家一样。

 

 

 

妇唱夫随人称“立交桥夫妻”

黄顺禧患病伊始,同单位的丈夫曾向领导提出调职,由出差频繁的施工部门调到研究室工作,以便照顾妻子。

调职一年以后,许铁成发现妻子根本不需要照顾,虽然每天都要打针,但妻子没有任何气馁,每天都精神饱满的工作。于是两人商量之后,黄顺禧的丈夫又重回到原来的施工部门工作。

两人一个负责设计,一个负责施工,“妇唱夫随”,成功合作了不少工程。1991年建成的菜户营立交桥就是其中之一,二人还曾被称为“立交桥夫妻”。

由于设计和施工的时间差,二人并不能常常一起工作。丈夫常常在工地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而黄顺禧也常常在设计院大楼里加班。

辛苦的工作给黄顺禧带来的往往是满足和欣慰。  

 

 

      

 

1996年和2002年,黄顺禧连任两届北京市政协委员。她参与提交的政协提案,大到《关于尽快规划建设及扩宽城区南北向贯通道路案》,小到《关于整治小公共交通案》,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因为平时工作太忙,实在没时间参加政协组织的调研活动”,想到这些,她总感觉非常遗憾,“现在想想,其实提的都是小事。”

2008年6月,68岁的黄顺禧由于身体原因连续两次被120送走急救,领导担心她的身体状况,劝她从工作岗位卸任。尽管如此,她还是在家中看了一百多张图,直到2009年才正式卸任。

 

记者手记  她对生活充满感恩

在采访中,黄顺禧老师最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的一生遇到了太多人的帮助,从上学到工作,再到我退休,身边的人都对我非常好,才有了这么顺利的生活。

我想,乐观、感恩就是黄顺禧老师身上最大的闪光点。

老伴生病时,全身都不能动,只有眼睛能看到。黄顺禧全心全意陪伴照料,还在七夕情人节那天为老伴买了一束鲜花。老伴去世后,她虽然非常伤心、孤独,但依然勇敢大步向前,把精力投入到社区中,参加合唱队、模特队、舞蹈队。

20145月,74岁的黄顺禧还前往土耳其旅行,像年轻人一样在爱琴海的碧波里畅游。

这位桥梁设计师的人生故事,千言万语也诉说不尽。她完成了年少时的梦想,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祖国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还有什么比这更有意义,更加浪漫吗?

    

北京市朝阳区归国华侨联合会 版权所有 热线电话:010-65094371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北五条8号 邮编:100026
北京市朝阳区归国华侨联合会办公室 传真:010-65094093 E-mail:cyql@bjchy.gov.cn